家里有孩子的,应该都懂做父母的心情。每天下班回家杠杆期货平台,看到儿女们吃着零食,我这心里就有点担心,怕他们吃到不好的东西。
这担心不是没有原因的。前两天厂里工友聊天,说起他一个以前在超市干后来离职的亲戚。那个亲戚提到,超市处理临期或者过期的商品,方法挺多的。有时候我们买回家看着挺新鲜的东西,实际上还真不一定就新鲜。听工友这么一说,我心里咯噔一下,手心都出汗了。你想啊,我们家每个星期至少要去超市一趟,万一不小心买了过期的东西给孩子吃,这后果真是不敢想。
一、那么超市里那些快到期或者刚过期的商品,最后都怎么处理的呢?
有些内部员工会自己购买。听说有些超市会把刚到期的面包、酸奶等一些东西,便宜处理给超市里面的员工。名义上是福利,其实员工心里也犯嘀咕:虽说刚过一两天,但谁能保证吃了没事?我家附近那家超市就搞过员工特卖,现在回头想想,要是图便宜买回来给孩子吃,万一出点状况,后悔就晚了。
展开剩余82%退回厂家不等于安全。很多人以为退给供应商就处理干净了?不一定。那亲戚听说过,有供应商把超市退回的临期饼干(快过期那种),重新换包装、改日期,再送到一些小商店。过期食品容易滋生细菌、霉菌,这是常识。孩子吃了这种“翻新货”,对健康能好吗?
销毁也可能出岔子。按规定,过期食品是要彻底销毁的。但实际过程未必都严密。那亲戚就见过,装过期肉制品的垃圾车,半路被小贩低价收走的情况……这些被收走的东西,最终流向哪里?想想确实让人担忧。
二、咱们普通家庭买吃食,怎么躲开这些“坑”?
为了孩子入口安全,我们家现在买东西格外留神:
仔细看生产日期标签。买牛奶、面包这些日期贴标的,别嫌麻烦。上手摸摸那个标签贴得牢固不牢固,边角有没有被掀起或者重新贴过的痕迹。我们家现在买零食,都要把包装袋各个角落看一遍,连标签褶皱缝里的日期也不放过。
对待“特价区”清醒点。超市特价区堆的那些快到期的东西,便宜是便宜,但下手前先盘算盘算。比如一盒保质期7天的酸奶,标签上看只剩2天了,拿回家根本喝不完。我家闺女爱喝酸奶,我现在就挑小瓶装的,保证一次喝完,不贪大包装的折扣。
几种东西要特别留心眼。
熟食、生鲜: 颜色发暗、闻着有酸味或馊味的,哪怕标签日期新,也坚决不买。
散装零食: 像散装的坚果、蜜饯,没独立包装,受潮变质了也很难看出来。
促销礼盒: 大包装很划算,但里面小袋食品的生产日期可能不统一。最好要求看内部小包装日期,确认清楚再买。
三、万一买到过期食品,该维护的权利别含糊:
保留证据,现场解决。发现买到过期东西,别慌也别忍。收好小票,用手机把商品和过期日期拍清楚。拿着这些直接找店长或负责人理论。这不是找麻烦,是正当权利。去年我老婆买回过期酱油,就这么办的,最后按规矩退了款还有了赔偿,店长态度也变好了。咱们坚持一下,超市才会更重视。
超市不认账怎么办?别纠缠,找12315!结账后才发现东西过期,回去找超市,要是态度好肯解决当然最好。但要是碰到超市不承认或者推脱责任,那真没必要跟他们多费口舌。直接打12315!这是我们国家的“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”,专门处理这些消费纠纷的。我们小区邻居就遇到过这事,买了过期的奶粉,打12315投诉,处理反馈挺及时的,问题也解决了。
超市附近这些情况,建议大家多留意
逛超市时,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这两种事?
工作人员直接把包装完好的整箱牛奶、酸奶扔掉了?
有人专门用很低的价钱,回收包装严重破损或者看起来有问题的食品?
看到这类事情,如果心里觉得不对劲,建议可以联系超市的管理部门反映一下。如果情况看起来比较严重,也可以选择报警处理(比如打110)。主要目的是防止这些可能不安全的食品流向别处,关系到大家的健康问题。
四、家里的孩子,成了我的小帮手
说到关注食品信息,在教孩子看生产日期这件事上,我有点小体会。
我家小儿子:以前在超市只看零食包装好不好看。后来我跟他说:“来,帮爸爸找找这个的‘生日’(就是生产日期)在哪儿呢?”结果小家伙就记住了。现在他拿东西会自己找,然后告诉我:“爸爸,这饼干的日期还很新!”他学了个实用的本事。
我家大女儿:长大一些后,对冰箱里的东西特别上心。看到快到期或者放太久的食物,她会主动拿出来问我。爷爷奶奶辈有时觉得饭菜倒了可惜。女儿觉得放久了不好,会轻声提醒:“这个好像放得有点久了。”现在老人家自己存放东西也会特别注意日期了。
一点小习惯分享
说心里话,建议大家下次买东西时,拿到手里顺带看一眼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,就是几秒钟的事。入口的东西,多看一眼,心里多一分踏实。养成这个小习惯挺有用的。
你们家里有不小心买回过期东西的情况吗?或者有什么选东西避免买到不新鲜的小窍门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经验杠杆期货平台。
发布于:浙江省